最近我的一位植物学专业的朋友,给我家两宝送来一本非常有趣的知识类绘本《植物的朋友圈》。

“这是我最近的新发现,比我这个植物学专业出身的书呆子讲得有趣多了。”朋友感慨一声“我家孩子说的。”

我忍不住笑出声来“你这位大专家,还有被嫌弃的时候吗?”

朋友家的孩子曼陀罗和我家老大同岁,都上二年级,每次外出游玩,各种花草树木名称、特性都信手拈来,听得我家孩子啧啧称奇,缠着也要认识植物。为了让她和朋友有更多共同语言,我买了3套植物绘本,她只是翻了几页就没再看下去。

“估计安安现在对植物兴趣不大了。”我耸耸肩“买了3套绘本,还没看几页。”

“这本不一样,曼陀罗非常喜欢,说要送给她。”

朋友的热情难却,我收下书,随意放在书架上。

晚上,却发现俩娃吱吱喳喳抱着书看,嘻嘻哈哈乐个不停。

我好奇凑过去。一本写植物的书,怎么能让她们乐成这样?

“妈妈你看,这里是香香的植物,蜗牛也喜欢!这里是臭烘烘的植物!”老大激动地指着书页。

“呃,臭臭的,好恶心呀!”老二捏住鼻子装模作样!

俩娃笑成一团。

植物还可以这样分类?!在我的脑海中,只有多年生植物、藤蔓植物这些分类......不过,按香和臭分类,确实更有趣,更吸引孩子们。

看了看目录,类似这样的有趣分类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:深色的、紫蓝色的、净化空气的、有毒的、需要去核的.....

“妈妈,什么是象征性植物啊?”老大指着这一页。

这可考倒了我。

植物绘本里竟然还涉及到地理和文化知识?

百度解答了图片上的问题,娃又补了一句“中国的国花呢?”“那美国的呢?”“希腊呢?”

我一愣,我天天在数学题上要求她举一反三,半天憋不出一句话,怎么到了这绘本上,就举一反五了?

不得不承认,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啊。

其实,当年幼的孩子们认知新事物时,他们不仅仅看到这样东西本身,更会刨根问底,想知道关于新事物的一切,这就是孩子们天然的好奇心。

只是随着年龄见长,我们常要求孩子专注某个专门化的知识,比如拼音、比如加法,这虽然让他们的学习更有目标、短期内更加高效,但是却人为地切断了更多的可能性,破坏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联想能力。很多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可以考高分、满分,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后,却缺乏后劲,这是为什么,因为题目越来越活,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,而缺乏联想能力的孩子,怎么可能拥有“举一反三”的能力?......

“双胞胎!”这回是妹妹激动地大喊:“我们班有一对男孩子双胞胎,还有一对女孩子双胞胎!”

“你认真看,它们还是不一样,你看铃兰的花像小灯笼一样的,熊蒜的花瓣是打开的!”姐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。

又一次被震惊的我忍不住凑过来,“平时你不是说‘找不同’很无聊吗?”

姐姐耸耸肩,继续和妹妹吱吱喳喳。

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朋友家的小植物学家曼陀罗会迷上这本书了。

1-画面萌趣。

2-分类方法清奇,实在新鲜。

3-把植物的特性用无比简洁的方式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连我这个对植物完全不感兴趣的人,都忍不住跟着看上几页。

看她们吱吱喳喳地随意翻着书,热火朝天地讨论着,是多美的画面。

这时姐姐突然翻到了书后的索引页。

拼音索引?

我愣了一下,这作者不是瑞士人吗?怎么会用中文的拼音做检索呢?

我回头翻看封面,“浪花朵朵”映入眼帘。原来是后浪出版社的作品,先前给孩子们入手过很多套后浪的书,她们都很喜欢。想来这个检索页一定是翻译成中文后,编辑加入的,果然“浪花朵朵”的品牌是有品质保证的。

“我要找曼陀罗!”姐姐激动起来“我会用拼音!”

很快就找到了曼陀罗,还顺便找到了曼陀罗花。

“原来曼陀罗是可以做迷药的!我要打电话给曼陀罗!”姐姐跑去拨电话,我隐约听到她在说“曼陀罗,你原来是迷药啊~~~”天真的笑声让我感到无比幸福。

这本《植物的朋友圈》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,也给我带来了大大的惊喜。更让我觉得,选对一本书,可能真的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mantuoluoa.com/mtlyy/11435.html